赵丽颖和冯绍峰的浪漫:一个处女座的爱情故事

赵丽颖和冯绍峰“官宣”之后,首部cp合体的电视剧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(以下简称《知否》)开播已经4天了,小伙伴们有没有看啊?这是继《琅琊榜》之后,正午阳光再次涉足古装剧,不同于《琅琊榜》的宫斗,这...

赵丽颖和冯绍峰的浪漫:一个处女座的爱情故事

赵丽颖和冯绍峰“官宣”之后,首部 cp 合体的电视剧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(以下简称《知否》)开播已经 4 天了,小伙伴们有没有看啊?


这是继《琅琊榜》之后,正午阳光再次涉足古装剧,不同于《琅琊榜》的宫斗,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大家族里的勾心斗角。

虽然题材不同,但《知否》承袭了《琅琊榜》的“处女座”制作,构图精美、布景考究、道具细节用心,看得人十分享受。

播出之后,收视也是相当好!开播当天一度达到 0.8 的收视,第二天赵丽颖出场之后,收视更是一举破 1,拿下了全国 52 城同时段第一的好成绩。

当然,收视好跟演员关系是很大的,这部剧除了有“收视女王”赵丽颖,和即将当爹的冯绍峰,男二还是近期大火的朱一龙

再来说说剧本身,原著是一部穿越剧,讲述的是女主在遭遇泥石流之后,意外穿越到了盛府,成为了盛家没娘疼、没爹爱的六姑娘,母亲还刚刚被害死,于是她忍辱负重,历尽艰难最终为母报仇,顺便收获了美满的爱情。

而电视剧版本,删减掉了穿越桥段,直接从明兰孩提时候说起。

虽说是架空背景,但为了美术、文化习俗有依据,《知否》依旧有一个时代落脚点,那就是北宋

从大户府邸到街头瓦巷,从马球草场到私塾课堂,每一帧的画面都色调柔和、古朴雅致,仿佛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宋代风情画。

服化道看起来也很顺眼,以前那些雷剧惯用的阿宝色自然是没有的,姑娘和少爷们穿着素净又不失大家风范。

▲纯纯的爱恋也是很美好了~

庭院、室内的布置古朴雅致,看上去韵味十足。



宋代市井风貌的展现也不赖,随手截一帧,都挺有《清明上河图》那种民俗风情画的感觉。


《知否》小说版还被称为“小红楼”,因为它通过明兰的成长经历,反映了几个家族中的人物关系,以及人情往来的传统,展现了中国绵延至今的浓厚家庭观念。

戏里展现大家族之间来往的群戏也有很多,每个人的表情都是看点,各有各的心思算计,确实有些许红楼之感。


除了尊重传统,反叛与先进思想也是有的,女主明兰会坚信“谁说女子不如男”。

权势贵族独子,在被庶女明兰拒绝之后,也没有恼羞成怒,反而说出庶女并不低人一等的话。

这剧豆瓣评分也不低,开播便达到了 8.2 分,在古装剧里算是很不错的。

正午阳光一直被称为“处女座”剧组,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打磨,姐之前就扒过他家《琅琊榜》和《欢乐颂》的细节(回顾),今天继续来给大家扒一扒《知否》里那些用心的细节。


1、逼真到极致的生活化场景

因为刚开播不久,后续情节是否会崩,演员演技到底如何暂且不好评判,但光从场景细节来说,这部剧真的很良心。

比如夜景只用蜡烛打光。

一般的古装剧,晚上也会打白炽光,让四周通透明亮,主演们脸上,也是白到发光。


▲这是晚上躺在草地上在看萤火虫,你信吗?

但是《知否》剧组力求还原古人真实的生活场景,晚上打光只用蜡烛。

为了达到完美的黑夜灯光效果,剧组每次都需要点亮几百根蜡烛,导演说,蜡烛同时点燃后,屋里真是多待一会儿都要窒息,但为了效果还是拼了......

虽然比直接打灯耗费更多精力,但是出来的效果也是普通电灯无法比拟的。


再比如,市井人民在街边贩卖时,旁边还会跟一个孩子。

像第一集一开幕,就出现了三幅画面,都是街边小贩在谋生时,或挑着、或牵着、或放着自己的孩子在身边。



虽然这些画面一闪而过,却把当时市井人民谋生活的艰辛,刻画得一清二楚。

剧里主角们用的器皿,也是大有讲究。

在盛家,随处可见的一堆堆瓷器中,一定有一两只天青色的。

这并不是偶然,或者仅为了配色好看,其中也有说法呢~


在宋代,室内的瓷器最流行的是汝窑

汝窑位居宋代“汝、定、官、哥、钧”五大名窑之首,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“汝窑为魁”之称,是宋代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
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

而汝窑最特别的,就在于它的天青色。这一色彩的灵感来自于宋徽宗的梦:“雨过天青云破处,这般颜色做将来”,意味着雨过天晴后天空的色彩。

所以在那个年代,天青色的汝窑在官宦家里很常见,出身贵族的盛家老奶奶尤其爱用。

除此之外,剧里人物的行为习惯,也都是按照古人的方式来。

比如在剧里,明兰每次使用纸之前,都会刮一下再使用,一开始还不懂她在干嘛,后来一查才知道,这也是古人特有的一个习惯。

因为在古代,造纸技术并没有现在那么发达,做出来的纸表面会粗糙不平,需要用刀刮到手摸起来滑溜溜的,才会开始使用。

宋代男女行礼也有特殊的要求。

女子是两手平措至胸前,右手压在左手上,两个手指往上翘,赵丽颖有一张海报是行礼的,姿势完全正确。

而冯绍峰饰演的二爷,作揖的时候是左手在前,右手在内,左手包于外,称为“吉拜”,常用于过年等喜庆场合,反之则是“凶拜”,一般用于吊丧,细节处可见剧组的专业度。

2、服饰贴合历史, 活脱脱从宋画里走出来的人

《知否》里的服装乍一看,似乎与其他古装剧并没有太大的差别,但是细细对比就会知道,它还是在尽量地还原宋代的穿着习惯。

在宋代,女生常穿的是大褂子和抹胸,男生则流行穿圆领袍衫。

▲像1951年河南禹县白沙镇出土的一幅壁画,墓主夫妇就是这样的穿着打扮。

所以在剧里,你可以看到很多女眷穿这样的抹胸款式。

而古代男子穿圆领袍衫时,脖子部分一定会露出一小截“立领内衣”,剧里这些小哥们也都乖乖这样穿。

不仅款式用心,材质也都考虑到了历史因素。

在剧中,明兰的父亲盛紘是宋朝官员,家底儿厚实,所以家里有地位的女眷,都是穿丝绸,衣服表面呈现出淡淡的光泽,看上去非常华贵。

▲主母(正室妻子)和老太太

但是丝绸偏贵,也不是人人都能穿,像明兰小时候,因为母亲不受宠,所以平时都穿粗布衣服,后来被老太太养在膝下,才换上了丝绸。

宋代人多穿丝绸,是因为宋代是一个丝绸业相当发达的时代,那时候官员发工资,都有一部分是发丝绸。(听起来有点变相减工资的意思?)

所以当时只要是家庭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,基本都是穿丝绸衣服。

颜色上,剧中的姑娘、公子,都是穿的莫兰迪色系的衣服,素雅大气。

淡青、粉色、碧色等尤其多,色彩淡淡的,没有那么浓郁,显得纯粹自然。

这是因为唐朝人喜爱华贵、艳丽的服饰,到了宋代,开始提倡简朴、洁净,崇尚自然,于是色彩上更倾向于温和柔美的淡雅色。

一些特定的穿着习俗,也都有体现。

比如结婚时,北宋流行的是“红男绿女”,而不是男女都穿大红色。

男女结婚都是红装的习俗,是明朝之后才出现的,在此之前,“红男绿女”才是结婚装束的主流。

一般影视剧里,基本都是双方都穿红色了事,但《知否》就还原了这一习俗。

人物的穿着打扮也很贴合人物形象。

小明兰从小缺衣短食,和姐姐们站在一起,她既没有手炉,也没有头饰。


只能偷偷看姐姐们一眼,默默裹紧自己的衣服......一个小细节,就让人物瞬间丰满、生动起来。

不过宋朝是一个包容度很高的年代,穿着样式也很多样,要和古人打扮得一模一样那是不太可能,但从呈现的效果来看,还是有那么点古风意思滴~

3、《知否》还是一部宋代生活小百科


这部戏尽量还原了北宋时期人们的风俗习惯,在今天看来既新鲜又有料,甚至还可以学历史。

比如用猎物当聘礼。

盛家与袁家结亲,袁家送来的聘礼中就有一对大雁。因为盛家二公子在投壶的时候落了下风,眼看就要把大雁给输掉,急得盛家主公和主母如热锅上的蚂蚁,想尽了各种办法......

甚至拿出了万千家长最爱的“棍棒威胁”。(虽然最后还是不行,只能小明兰上。)


大雁又不是多么珍贵的东西,为什么他们这么紧张呢?

原来在传统习俗里,聘礼中狩猎的活物是最为贵重的,它的价值是金钱无法比拟的,在《诗经》中就多次提到狩猎麋鹿做聘礼的事情。

而且雁是候鸟,失了配偶之后,终生不再成双,既有忠贞的含义,也寓意着成双成对、白头偕老。这样的聘礼自然失不得~

在宋代约会、小聚干什么?投壶、打马球随你挑。

投壶游戏在宋代很常见,除了刚刚说的婚礼上比赛投壶,平日里这一游戏也玩得不少。盛紘在剧里就说过,“君子之六艺,射为第五”。

而且投壶还有规矩,上了赛场就不能轻易下场,即使是把所有聘礼输光了也在所不惜。

投壶这个游戏有很长的历史,最早兴起于战国时期,一直传到唐朝才被发扬光大,风靡于宋朝。

《醉翁亭记》里就有写到:“宴酣之乐,非丝非竹,射者中,弈者胜,觥筹交错,起坐而喧哗者,众宾欢也。”,其中的“射”,就是投壶。

打马球也是宋代约会、小聚的主要活动之一。像齐府小公爷想约明兰出去,就借口说新开了个马球场,一起去试试......

这部剧后面还有很多打马球的场面,三五成群,看上去十分有趣。

宋代吃的也是十分有讲究。

在第五集里,嫡女如兰要明兰给她做“炙羊肉”,乍一听好像没什么稀奇,但在当年,羊肉的价格堪比如今 82 年的“拉菲”。

宋朝的学生圈里,流传着这样一句话,“苏文熟,吃羊肉;苏文生,吃菜羹”,意即熟读苏轼的文章,有可能中试入朝为官,进而吃到羊肉,反之则只能吃些菜羹,可见羊肉珍贵。

“七宝擂茶”也是剧里经常出现的一种饮品,还说能饱腹,这并非她瞎说。

七宝擂茶在我国有近 2000 年的历史,是“擂茶”旗下的一个小小分枝。用当地流行的绿茶舂捣,过程中加入芝麻、花生、绿豆、葛粉、糯米、红豆、生姜、盐作为辅料,捣碎成泥后加沸水过滤,之后煮沸就可以喝了。

味道有绿茶的清香,也有芝麻、花生的美味,是不可多得的一种好茶。

除了这些,一些传统技艺、规矩也在剧中有体现。

比如宋代男男女女都喜爱的插花

因为不会插花技能,明兰的大姐嫁去夫家之后没少被嘲笑,于是盛家老奶奶,专门叫了在宫里伺候过的嬷嬷来教几个姑娘学习这个技能。

插花为何如此重要呢?

因为在宋之前,虽然也有插花,但一般只在宫廷或贵族之间流行。到了宋朝,插花同簪花一样,成了一项全民的艺术,它还与点茶、焚香、挂画统称为“四艺”,技艺越高,越受高看。

所以对于女孩子来说,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傍身技能,有点现代女孩子钢琴弹到八级的意思。

再比如妻妾地位有天壤之别。

在《知否》第一集里,正妻王大娘子怀疑夫君去找小妾温存,直接跑去小妾林小娘屋里,不分青红皂白就甩了她一个大耳瓜子。妾氏再得宠,也不敢反抗。

平时处理家庭事务时,也是王大娘子坐着,林小娘只能站着或跪着,全程看王大娘子 slay。

要是妾氏犯了错,那就更惨了。在剧里,林小娘因为害死了明兰母亲,还是一尸两命,不仅丈夫冷落她,王大娘子更是对她冷眼相待。(虽然看剧情,林小娘是自作自受)

她只能苦苦哀求王大娘子的饶恕,姿态十分卑微。

甚至主母还说要把她偷偷卖了。

你可能会想,妾氏既然受宠,主君难道不管吗?

主君忌惮主母家世是一方面,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在宋代多妻制家庭中,正妻对妾室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力

《宋刑统》规定:妻子殴伤妾室、婢女,比殴伤常人减二等。所以平时正妻对妾氏的打骂责罚是少不了的,即便是杀害妾室、婢女的事情,也不少见。

比如南宋时期的宰相周必大,他一度非常宠爱小妾,妻子非常妒忌,便将小妾拴在庭院里暴晒。周必大也没法直接施手援救,只能偷偷给小妾碗水喝,还要受到妻子的嘲笑,周必大只好自嘲:“独不见建义井者乎?”

意思是,就当我是做公益事业管闲事的吧。

剧里还有一些我们之前没见过的小游戏。

像是下图中的推枣磨。

这是一种以枣子和牙签组合的平衡游戏。玩的时候用枣核支撑竹签,竹签两头各安红枣一颗,推动竹签开始旋转,比赛谁的枣磨旋转的时间更长。

苏汉臣在《秋庭婴戏》图中,就画出了秋深枣熟后,儿童聚精会神玩推枣磨的场景。

▲《秋庭婴戏》局部

当然,这部剧本身就是架空的背景,只是找了一个年代落脚点,其中难免会有不尊重史实之处,剧情也并非完全没有 bug。

但总的来说,《知否》依旧保持了正午阳光的专业水准,细节处理上非常“处女座”。而且对待传统文化,没有浮躁、敷衍,有的只是热爱与尊重。

只希望接下来的剧情不要崩,演员的演技能 hold 住那些鲜活、多面的角色,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能窝在被子里,好好感受一把古香古色的宋代风情。

↓以下来自网友的评论↓

  1. 说:支持赵丽颖

  2. 说:肯定hold住的。

  3. 说:支持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星座吧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nz8.com/cnz/108545.html

阅读 50
上一篇 2023-01-26
下一篇 2023-03-19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128条)

  • 星座吧

    2024-04-19~暂无数据~

欢迎来到星座吧